2023年1月9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,“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,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,必须常抓不懈、久久为功,十年不够就二十年,二十年不够就三十年,直至真正化风成俗,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”。“徙木立信”出自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。商鞅在秦国变法时为了树立新法令的威信,在都城的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,招募能把它搬到北门的人,承诺给予十金。百姓们感到奇怪,没人敢搬。商鞅又把赏金提高到五十金,终于有一个人搬了木头,商鞅立刻给了他五十金,以示“赏必行”。通过这件事,商鞅成功在百姓心中树立了威信。习近平总书记用“徙木立信”比喻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的重要意义,是将中央八项规定视为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,强调中央八项规定是改进作风的第一步,需要久久为功,也意在告诫全体党员干部,中央八项规定必须坚决贯彻落实,否则就会失信于民。制定中央八项规定,推进党的建设,突出了一个“信”字,彰显了党中央以上率下整治作风、取信于民的坚定决心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面对党内一度存在的问题和弊端,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、脱离群众、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等问题,党要管党怎么管?从严治党怎么严?如同老虎吃天,首先要弄清楚从哪儿下口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,从中央政治局自身做起,紧紧抓住作风建设这条主线,坚持自上而下、一以贯之、步步深入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抓“四风”要首先把中央八项规定抓好,抓党的建设要从“四风”抓起,办好一件事后再办第二件事,让大家感到我们是能办成事的,而且是认真办事的。这样才能取信于民、取信于全党,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。“徙木立信”不仅要有“立”的决心,更要有“行”的果敢。八项规定一子落地,作风建设满盘皆活,小切口带来管党治党大变局。中央八项规定是铁规矩、硬杠杠,言必行、行必果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、以身作则,中央政治局同志身体力行、以上率下,以踏石留印、抓铁有痕的劲头,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。遏制“舌尖上的浪费”,刹住“车轮上的腐败”,整治“会所里的歪风”,持续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,深化拓展为基层减负工作,我们党用一锤接着一锤敲的坚持,铸就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“金色名片”,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重大成就提供了坚强作风保障。2024年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,94.9%的受访群众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成效表示肯定。这十多年来,人民群众可感可及:吃拿卡要少了、庸懒散拖少了、“甩手掌柜”少了,朴素之风多了、服务意识多了、求真务实多了,广大党员干部提振了干事创业精气神,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。“徙木立信”既要雷厉风行,更需久久为功。一时改进作风并不难,难的是形成习惯、化风成俗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“中央八项规定不是只管五年、十年,而是要长期坚持”。要拿出恒心和韧劲,继续在常和长、严和实、深和细上下功夫。要永远吹冲锋号,把严的基调、严的措施、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,扭住不放、寸步不让,对享乐奢靡歪风露头就打,对隐形变异新动向时刻防范,对顶风违纪行为从严查处,决不允许死灰复燃,决不允许旧弊未除、新弊又生。坚持纠树并举、破立并重,从思想上固本培元,以优良党风持续引领社风民风向上向善,让新风正气在新征程上不断充盈。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没有休止符,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。当前,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,再次向全党释放出作风建设再出发的鲜明信号,表明正风肃纪一抓到底的坚定决心。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,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,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,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作风保障。
来源:学习时报